新政府上台後,不僅陸客來台人數緊縮,最近也傳出陸生來台恐遭限縮,其中短期研修生或寒暑假交流營隊已受到影響,不少私立大學校長擔憂多年累積的兩岸學術交流遭受衝擊。兩岸關係自蔡英文總統五二○就職演說未承認「九二共識」後陷入僵局,這個問題尚有待我們做出更詳盡的說明,以免持續惡化下去。
據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證實,學校長期和江西財經大學合作,過去連續七年舉辦台灣暑期研習營今年突然停辦,原本預定四名短期研修生也沒人要來,推測與「氛圍不對」有關。目前陸生在台求學約有短期生三萬四千多人,影響層面包括衝擊學校財務和兩岸師生、學術交流等,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還廣發簡訊給會員學校,提醒各校「心裡要有譜」。
其實,自蔡英文當選以來,兩岸交流合作可能會出現量變或質變的傳聞早已不斷。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周志懷甚且指出民進黨執政,兩岸可能轉變為「大衝突、小合作」,或別墅鋼構興建是「沒有合作」。如今看來,這些「狀況」都已然成為「事實」。蔡英文總統應明白,就職前有關兩岸關係論述的緊張和壓力,至今仍未解除。也許新政府根本不視之為壓力,但也不宜輕忽前不久瑞士洛桑管理學院(IMD)的警示:台灣不可能置身於大中華經濟圈之外,台灣經濟最好的出路是找出可以和大陸互補合作的經濟項目。
站在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的立場,我們大概可以理解,過去大陸對台灣處處「讓利」,推動不少惠台政策,用心可謂良苦。如今台灣換了執政黨,卻毫不領情,還提出不應過度依賴「單一市場」,要採取「新南向」,這樣舉措難免令大陸對台主政單位「相當難堪」,以致「抵制」攻勢一波波而來。不過,我們也應想到,如果不是過去幾年台灣那麼「依賴」大陸,也不致今日大陸有那麼多籌碼來「制裁」我們。
如今看來,新政府的確有心想要扭轉以往過度依賴大陸的政策,但該進一步思考的是,是否新南向政策能夠擺脫大陸糾葛?從過去一、二十年歷經政府曾推動的南向政策看,新南向從商業投資,擴大為人才培育、參與基層建設、招商投資與促進觀光等四大領域,確實想深化和東協國家的經濟夥伴關係和雙向交流。但從實際上看,大陸不少高端科技亦早已南向,比我們更深入在東南亞的投資,也是不能視而不見的事實。新政府不能完全忽視對岸強大且具關鍵的經濟影響力,否則不免又陷入「收效有限」的覆轍。
綜合來論,台灣想要擺脫過去一切的經濟依賴,整部政府機器正在盤算從「西進」轉為「南向」,北京當局心日本木屋建造裡頭應甚清楚蔡英文所說兩岸「維持現狀」只不過是一種美麗修辭。也因此,可以推估大陸所施加給台灣的壓力勢將愈來愈大,不可能讓台灣「遁走」。
日前,陸木屋建造商委會副主委林正義首度鬆口承認,兩岸目前聯繫機制已陷入「已讀不回」的狀態,但大陸還沒有「完全把門關閉起來」。這扇門究竟是要開或閉,很多因素取決於剛執政的新政府,也關係到台灣未來的產業發展和民生福祉,有待做出更明確的說明和態度呈現,否則兩岸關係只會持續惡化下去。
458F32A2342A8260
留言列表